处女座AB型
有只爱笑的猫
身在匹兹堡 心在魔都 的美帝留学生
爱甜食 爱巧克力口味 爱bubble tea
文艺又世俗
坐得住但水平低的程序媛
 
 

脑洞大得过聊斋吗?

前两天在油管上看个预告片,聊斋题材的连续剧。里面的人狐鬼怪弄得激光到处射、两眼里冒出红红绿绿奇怪的光。我知道现在人喜欢酷炫的特技,但是这搞得也太面目全非了。我把这些故事的原文找来看,发现聊斋里记录的故事,用现在的话来说,真是“脑洞大开”。


有一篇叫《陆判》,讲的是一个叫朱尔旦的书生,性格耿直但生性愚笨,偶然的机会与地府的陆判官结了阴阳友谊。陆判官亲自给他换了一颗慧心,使他聪明起来,考取了功名。他又请陆判官给自己妻子换了好看的头脸。死后他在地府也谋得好的官职,子孙后代都受其福祉庇佑。

这里面有几个有趣的点:

那时候人们还是觉得智慧由心掌管。换了一颗慧心(就是字面上的意思,把朱尔丹开膛剖肚后,换入一颗智慧之人的心脏),人就会变得聪明。

从朱尔丹换心、朱妻换头(为的是好看的容貌,这也是字面上的意思,直接把原来的头砍掉,换一颗好看的头上去)来看,那时候的人在意男人的是智慧,在意女人的,是容貌。

换头那里描绘了很多的细节,可见创造这个故事的人脑洞开了很大。说切下去的时候好像切豆腐(“如切腐状”),装好后一看,上下的肤色都不一样(“上下肉色,判然而异”),真是观察和体验细致入微。教会的兄弟姐妹常说圣经里的人有名有姓,那里面记载的东西怎么会有假呢。按这个想法,聊斋里的故事全都真实可信了。

然而聊斋里的故事,你并不是太清楚它要表达的住址是什么,称赞某人的某种行为呢,还是告诫世人不可做什么。蒲松龄记录的时候大多不带感情色彩,只是叙述。人好人坏,你甚至都要自己猜。这一篇的最后,蒲松龄写了一段评语的,大意是说这移花接木的事情也真亏得想得出来!同时也表达了这陆判官虽然长相凶悍,内心却善良热情,如果我能遇到的话,给他当仆人我也愿意啊。


还有一篇叫《恒娘》,这个故事整个儿就是一个“狐狸精教你抓牢男人的心”教程。你基本仍无法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对此的评价,是褒是贬,但是教程写得还是不无道理。故事讲的是洪某有位妻子叫朱氏,朱氏嫉妒丈夫总是偏爱小妾宝带。恰逢邻居有位叫做恒娘的女子,虽然相貌平平,可她的丈夫却爱她甚于小妾,因此朱氏讨教于恒娘。恒娘叫她先宽容大度纵容丈夫与小妾在一起;再灰头土脸一阵远离他们;某日春游打扮得花枝招展盛装出现在丈夫面前,且要三叩门才肯见他;最后还教了她抛媚眼之类的技术。从此宝带是路人,洪某眼中尽是朱氏。最后恒娘告诉朱氏自己其实是狐狸呀。

教程写得很详实,而且在文中,朱氏有问恒娘为什么这么做,恒娘也都很耐心地解释了(其实是面向读者在解释吧)。因此这篇攻略里不仅包含了What to do和How to do it,还包含了Why do this这个部分。3W齐全,不可谓不科学啊。


《叶生》这一篇让我想到一部电影叫《第六感The Sixth Sense》。叶生是一个怀才不遇的秀才,“文章词赋,冠绝当时”,却无法考中举人。他遇到一位赏识他的县令丁公,可是虽然如此,却仍是名落孙山。丁公离任回乡之时,恰逢叶生久病不愈。突然有一天,叶生来拜访丁公,说愿意和他一同回乡,担任丁公儿子的老师,帮助他的儿子考取了功名。那天叶生回到自己的家,才发现,原来自己早在几年前就死去了,只是自己……忘记了。

这故事和《第六感》真有异曲同工之妙,都是因为有未尽的愿望而忘记自己已经死去了的人,死后的鬼魂仍然飘荡人间,希望完成那未了的心愿。叙事手法上也非常相似,都是先不点破主角已经去世的信息,而在最后才抖落开。


常读常新大概就是这样。小时候反复地看那一套《聊斋志异》的连环画,现在又看到其实聊斋里还有很多很多别的故事,脑洞也都特别大,鬼有鬼的千种吓人、爱人的方法;狐啊妖啊怪啊也有万种眷恋人世的姿态。

07 Aug 2015
 
评论
 
热度(3)
© 木寻云 | Powered by LOFTER